-
吉林永吉县招商引资调度会部署精准招商新举措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成功召开招商引资项目调度会议,旨在系统总结过去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科学部署未来战略任务,以抓住区域发展机遇为核心,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此次会议汇聚多方力量,通过汇报交流、政策宣贯和方向聚焦,强化精准招商路径,助力吉林市永吉县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会议背景与整体框架 本次招商引资调度会议是在吉林市永吉县深度融入区域同城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旨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吉林省发展规划。吉林市永吉县作为吉林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东北振兴关键节点,面临同城化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契机。会议强调了招商引资在拉动县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把招商引资列为政府工作优先事项,确保各项工作与省市整体规划紧密衔接。同时,会议搭建了交流平台,鼓励部门间协同互动,为后续招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汇报与成效评估 在会议过程中,吉林市永吉县多家招商引资项目任务单位负责人集中汇报了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这些汇报聚焦于招商项目进展、企业服务质量和环境优化成果,展现了吉林市永吉县在简化审批流程、提升营商便利度方面的持续努力。汇报内容表明,县域通过产业链招商和平台建设,成功吸引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有效强化了产业集聚效应。相关部门在评估中强化弱化数据导向,突出综合成效而非数量指标,确保汇报内容客观反映实践挑战,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依据,整体上体现了招商引资工作在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三)机遇把握与战略要求 吉林市永吉县面临与吉林市区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县领导在会议讲话中提出要求,强调必须坚定信心,利用政策红利加速招商引资步伐。要求重点围绕“十四五”规划的同城化蓝图,深化基础设施互通、资源共享和市场协同,避免错失历史窗口。同时,会议强调招商工作要务实推进,杜绝形式主义,鼓励创新招商模式,如结合数字经济平台拓展引资渠道。通过强化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作用,会议倡导形成党委政府、企业和部门联动格局,确保招商举措落地生根,切实提升吉林市永吉县竞争力。 (四)产业方向与精准招商举措 在产业布局上,会议聚焦吉林市永吉县五大主导产业,包括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精准招商路径。要求围绕项目承载平台建设,发挥产业园区载体功能,如依托现有工业基地加强产业链招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精准招商被列为核心策略,会议强调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目标企业画像,定向引入高附加值项目,杜绝高耗能产业转移。吉林市永吉县相关部门将强化项目筛选和准入机制,确保引资项目与县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匹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友好发展。 (五)工作格局与氛围营造 会议着力推动“党委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旨在营造吉林市永吉县浓厚的招商氛围。通过政策激励和服务优化,鼓励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展参会、扩大项目推广。部门联动机制被强化,要求财政、发改和商务等部门协同落实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配套政策,消除招商壁垒。同时,吉林市永吉县政府将加大宣传引导,利用媒体渠道展示招商成果和投资潜力,提升县域知名度。这一氛围营造旨在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形成招商工作合力,保障招商引资有序、高效推进。 (六)未来展望与提质增效目标 展望未来,吉林市永吉县招商引资工作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围绕同城化机遇深化招商创新,力争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确立目标:优化引资结构、提升项目贡献度,强化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避免盲目扩张。吉林市永吉县将定期开展调度评估,确保各项部署转化为实际成效,同时持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域外资本持续流入。最终,通过系统化招商策略,吉林市永吉县致力于成为吉林市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2025-06-30
-
【2022年船营招商】船营分局多举措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船营分局多举措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一、网格监管 精准锁定防疫重点领域 吉林市船营分局针对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启动网格化监管机制,将辖区划分为 12 个网格,聚焦隔离点宾馆、保供企业,实时监控电梯、压力容器等设备运行状态。截至 2022 年 6 月,累计监管 11 家隔离点、87 户复工企业,实现 “零事故” 目标。 (一)线上监管创新 开发 “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接入隔离点电梯运行数据,实时监测载重、频次、故障报警等 10 项指标。某隔离点电梯因使用频繁出现钢丝绳磨损预警,监管人员远程指导维保单位 4 小时内完成更换,保障隔离人员安全。 (二)全国标准对标 参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船营分局制定 “三查三到位” 标准:查设备登记率(100%)、查作业人员持证率(100%)、查定期检验率(100%),确保防疫期间设备安全底线。 二、主动服务 破解复工复产难题 针对企业可能出现的维保超期、人员短缺等问题,分局采取 “三主动” 措施: 主动告知:发放《安全提示函》,明确复工前 “三清三查”(清隐患、清台账、清责任,查设备、查人员、查预案),覆盖 87 户企业; 主动对接:建立 “一对一” 服务台账,为 125 户企业提供远程技术指导,解决某食品厂压力容器安全阀校验超期问题,避免停产损失 500 万元; 主动协调:协调省特检院开辟 “绿色通道”,加急检验复工企业设备 32 台次,检验周期压缩 50%。 三、风险防控 构建长效机制 疫情平稳后,分局将监管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 分类监管清单:将企业分为 “重点防控类”“一般监管类”,实施差异化检查频次,重点企业每月检查 2 次,一般企业季度检查; 应急处置预案:建立 “三级响应” 机制,针对电梯困人、压力容器泄漏等制定专项预案,2022 年开展应急演练 3 次,处置效率提升 40%; 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纳入信用评价,对连续两年零事故企业给予免检奖励,对违规企业纳入 “黑名单”,限制招投标资格。 四、区域示范 树立安全监管标杆 船营分局的 “网格 + 智慧” 监管模式被纳入《吉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白皮书》,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典型案例。2022 年下半年,吉林市全面推广该模式,预计全市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提升至 98%,事故率同比下降 20%。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 船营分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老旧电梯改造、氢能特种设备监管等新领域,引入 AI 监控技术,实现从 “事后处置” 到 “事前预防” 的转变,为吉林市产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2022-05-29
-
【2022年蛟河市招商】蛟河市市场监管局多维度赋能 食用菌产业提质升级
蛟河市市场监管局多维度赋能 食用菌产业提质升级 一、质量溯源 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蛟河市市场监管局针对黄松甸黑木耳产业,启动 “从农田到餐桌” 追溯体系建设,覆盖原料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 6 大环节,试点运行 “一码溯源” 系统,消费者扫码可查询菌种来源、施肥记录、加工工艺等 12 项信息。目前,首批 10 家龙头企业已接入系统,产品溢价率提升 15%。 (一)技术创新细节 建立区块链溯源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数据,确保信息不可篡改; 制定《黄松甸黑木耳质量标准》,明确重金属、农残等 18 项检测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每年开展 4 次全覆盖抽检,2022 年不合格产品查处率下降 20%。 (二)全国地理标志对标 对比浙江庆元香菇、福建古田银耳等地理标志产品,蛟河黑木耳在品牌溢价、标准化程度上仍有差距。为此,市场监管局推动 “黄松甸黑木耳” 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 年品牌价值评估达 35 亿元,较上年增长 10%。 二、审批提速 助力企业资质落地 针对破壁灵芝孢子粉生产企业资质办理难题,市场监管局开辟 “绿色通道”,联合省药监局提供 “提前介入 + 全程指导” 服务: 提前介入厂房设计,避免因布局不合理导致返工,节约企业成本 50 万元 / 户; 压缩审批时限,将法定 60 个工作日压缩至 30 个工作日,2 户申办企业均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提供检测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建立质量内控体系,预计 2023 年首批产品可获生产许可。 三、市场规范 严打侵权假冒行为 开展 “亮剑 2022” 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三大违法行为: 地理标志侵权:查处冒用 “黄松甸黑木耳” 商标案件 5 起,涉案金额 80 万元,公开销毁假冒产品 2 吨; 质量不合格:对加工环节二氧化硫超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抽检合格率从 85% 提升至 98%; 虚假宣传:规范电商平台宣传用语,删除违规广告 300 余条,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产业升级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市场监管局推动产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型: 支持企业开发木耳多糖、灵芝孢子油等深加工产品,2022 年新增发明专利 3 项,相关产品销售额增长 25%; 引导企业参与 “吉品进京”“沪洽会” 等活动,建立线上旗舰店 20 家,电商销售额突破 5 亿元; 推动 “木耳采摘体验”“灵芝文化旅游” 等新业态,年接待游客 10 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增收 2000 万元。 “小木耳大产业,关键在质量和品牌。” 蛟河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申报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食用菌产业检测中心,目标 2025 年产业产值突破 50 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 “长白山菌菇之乡”。
2022-05-29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